石化生产中各类气体、液体介质均涉及阀门应用,具体包括闸阀、调节阀、安全阀、截止阀、球阀、止回阀、蝶阀、减压阀等。根据刘见华等的《多晶硅生产系统阀门选型分析》,化工管路系统行业阀门投资约占装置配管费用的40%-50%;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能够较大幅度带动工业阀门需求量开始上涨。从全世界情况去看,2023年全球石油日均开采量为9,637.6万桶,较2013年增长了11.32%,日均炼油产量为8,298.9万桶,较2013年增长了7.80%,炼油产量增幅低于开采量增幅。总体而言,全球炼油能力整体仍存在比较大缺口。
从地区构成来看,全球石化产业链基本形成了中东地区、北美、独联体国家进行开采,亚太地区、北美、欧洲进行炼化加工的格局。2013年至2023年间,亚太地区、中东地区的炼油加工量分别增长了21.29%、30.35%。其中,中国大陆的炼油加工量增长了57.33%,占全球总量的比重由2013年的12.47%上升至2023年的18.20%,表明石化行业持续向这些区域集中,未来亚太地区、中东地区仍将是全球石化行业主要的增长点。
国际市场方面,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包括中东、中亚地区在内的沿线国家进行广泛而深远的合作。根据统计,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纷纷布局炼油化工及下游深加工行业,拟建项目众多,具体如下:
国内市场方面,国内石化行业处于新一轮产能扩张期,叠加化工装备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因素,有望带动工业阀门等设备投资的迅速增加。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发布《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打造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推动我们国家石化产业的规模化、基地化布局;随着炼化一体化成为国内炼厂转型新趋势,以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为主基调的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
此外,工信部等六部门亦于2022年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至2025年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95%以上,并建成30个左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等。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2022年国内新增炼油产能1.91亿吨,预计至2025年七大石化基地的炼油产能占全国总产能40%。根据中金企信数据,截至2022年末,国内规划中的2025年后新增原油炼化产能已超1.5亿吨。
此外,新一轮乙烯建设周期启动,也将带动相关设备需求。2022年,随着中国多个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全国乙烯产能达到4,675万吨/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乙烯生产国。根据新建乙烯项目规划测算,2023至2025年我国新增乙烯产能将达到515万吨、810万吨、1075万吨,至2025年,中国乙烯产能将突破7,000万吨/年。随着国内乙烯产能迎来扩产高峰,将显著拉动对于乙烯相关设备需求。
上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石化行业的产能建设将对工业阀门带来稳定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