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酒钢集团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奋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了酒钢中期和长期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和措施,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决定》指出,酒钢要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高水平发展的第一个任务,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塑造酒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优势,努力向“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迈进。
《决定》提出,到2027年,酒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完成,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和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契合公司发展战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治理机制,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迈出重要步伐;到2035年,形成全方位、综合性竞争优势,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绿色能源低碳转型与产业耦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公司治理更加规范高效,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制度机制更完善,企业文化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效率、效益指标达到西部标杆、行业领先水平,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作为保障措施,《决定》提出,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酒钢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全过程、各方面;要统筹推进狠抓落实,把贯彻落实创建一流企业行动实施方案与其他重点规划及2024年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各单位要切实扛起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主体责任,以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推进落实。(记者王汉杰)
2月1日—2月2日,晋钢控股集团2023年度述职暨2024年目标责任书签约大会举行。大会通过述职的形式全面总结了2023年的工作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2024年的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并签订了2024年目标责任书。该集团党委书记高云政、董事长李强出席大会。
在目标责任书签约仪式上,该集团副总经理詹弘宣读了《关于发布集团2024年战略要求、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及十大重点工作的通知》。她说,2024年,该集团将贯彻“产品增效、生产降本、管理创收、市场开拓、品牌增值”的整体布局和战略要求,紧密围绕产品营销售卖、市场开拓打造晋钢一流品牌;内部坚持以我国台湾“中钢”管理及经营模式为标杆,夯实晋钢业财一体化的特色管理模式,提质、提效、降本,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她还介绍了该集团2024年度十大重点工作:强管理、学先进、见实效;拓市场、优服务、创业绩;保质量、出精品、创品牌;降成本、严控制、增效益;重研发、增新品、赢市场;保安全、减事故、达标准;重环保、严治理、迈新步;企地联、创环境、保发展;扩产业、保重点、增新绩;提素质、增能力、强队伍。
李强对该集团2024年工作提出了8点要求:一是质量与效益并重,产销研一体化协同驱动产品结构调整;二是推动管理革命,向内推进业财一体化运营,向外推动销售为主体的产销研相互融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向内挖潜,提高产线利用率;四是在该集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五是员工职业发展要有质的突破;六是守住安全红线;七是守住环保红线,为生产稳定保驾护航;八是稳定地企关系,加强资源整合,防范经营风险。(特约通讯员原渊)
2月1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生产的新一批30吨高端新品耐磨钢NM500-DBJ下线,即将交付国内某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用于高端液压打包机关键部位,成功实现进口替代。截至目前,河钢邯钢高端新品耐磨钢NM500-DBJ已累计生产400余吨。
据悉,高端液压打包机用于废钢切割、破碎、压缩、打包。为保证打包机良好的破碎、压缩性能及常规使用的寿命,用户对材料折弯成型、焊接成型等性能要求极其苛刻。此前,该用户高端液压打包机关键部位用钢一直使用进口产品。
该公司耐磨钢技术经营销售团队与用户开展专题技术交流,介绍和展示邯钢耐磨钢产品研发原理、性能指标、使用领域、供货用户及技术服务等情况,最终赢得了用户信任并成功拿下合同。
在生产过程中,该公司研发技术人员优化产品成分设计和工艺方案,在炼钢工序转炉实行高拉碳补吹模式,冶炼全程按照控氮模式做相关操作,优化保护渣使用,投用电磁搅拌设备。同时,该公司还创新热处理工艺,采用较低奥氏体化保温温度、多段式控温淬火工艺和三段式淬火冷却工艺,并加强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增强了整板耐磨性能。产品交付后,该公司还派专人全程跟踪,及时提供折弯和焊接方面有关技术服务,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2023年以来,河钢邯钢不断加大耐磨钢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力度,全力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更优的材料解决方案,开发出高端耐磨钢NM400-LK、1500兆帕超高强度优异综合性能新品耐磨钢NM500D-XT等替代进口、国内首发的产品,以及千兆级超高强钢高品质焊接技术等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宋超 何玉厚 刘红艳 连妙芳)
2月2日,农历腊月廿三。伴着凛冽的寒风,《中国冶金报》记者来到德龙钢铁炼铁厂3号高炉,在炼铁三车间,一场“大考”即将来临。这场“大考”就是春节后正月初八开始的年度大修。
自2015年5月17日大修开炉后,炼铁厂3号高炉运行至今已8年有余,累计生产铁水900多万吨,为德龙钢铁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距离大修还有半个月,但炼铁三车间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中国冶金报》记者走进车间,只见车间主任李艳斌正在清点检修备件,核对规格型号、数量、材质等一系列信息。
“作为此次大修的第一负责人,我必须盯住明显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心知肚明,尤其是人、材、机一体化协调推进,确保如期、安全、保质完成各项检修任务。”李艳斌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目前,炼铁三车间全体干部职员都在围绕检修开展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而且当前的重要工作不只有大修前期准备工作,我们还需要在照常生产的情况下保障高炉安全,所以我们成立了特护小组。”
此次大修千头万绪,涉及各检修项目139个,有外委施工队伍10支500余人,用到的材料、备件、机械更是不计其数。李艳斌和工友们不仅要保证日常生产不停歇,还要控制冶炼强度,保障炉缸温度控制在510摄氏度~608摄氏度。
此次大修工期为60天,点多面广,涉及交叉作业。德龙钢铁格外的重视,多部门联合制订检修方案,对检修涉及的项目施工、人员分布、机械调度、工序配合、安全督导、原燃料供给等各方面制订了详细计划。炼铁三车间作为“当事人”,已经紧锣密鼓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相关备件已进场70%,并多次与各外委施工方召开专题会,沟通具体环节。
据悉,检修期间,3号高炉将上马“高炉侵蚀系统”,通过智能手段在碳砖之间预埋热电偶,对炉温、炉壁进行密集检测,形成三维立体影像,极大地方便了人员在日常生产中观察和判断炉内情况,进而更好地做出相应控制和调整。
近年来,德龙钢铁积极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生产特殊品种钢为目标,确立了“以炼铁为中心”的生产方针。面对当前市场的挑战和外部不确定因素,德龙钢铁始终专注于“炼好铁、出好钢”。(记者 杨胜敏 通讯员 刘立伟)
2月4日—6日,湖北省武汉市冻雨和大雪接踵而至。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公司干部职员坚持不停工、不停产,以雪为令,积极部署,强化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将冰冻雨雪灾害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图为该公司运输部除冰车正对厂区主干道进行铲雪作业。